你的位置: 首页> 安全用电> 安全心理学

有意和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分析

2016-10-23 09:07:37 |人围观 | 评论:

一、无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原因分析

1、劳动环境差和超负荷工作造成的身心疲劳。

在生产条件差、劳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经常超负荷工作,会导致人的生物节律紊乱,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有时尽快完成任务、结束疲劳状态的欲望成为第一需要,操作中行动匆忙、草率,对事故苗头反应迟钝。

当员工的工作量增加到一定的限度时,疲劳便会积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工人就可能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2、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矛盾造成的力不从心。

生产、生活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当人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时,人的思维与动作较敏捷,处于抑制状态时,显得迟缓,处于某种极端状态时,往往有反常的举动,上述情况均可能造成违规行为的发生。

3、具有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人的无意违规行为。

患有精神疾患的人,对自己的行动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不能允许其他人操作岗位,对于偶发精神疾患未能及时发现的患者,可能造成无意违规引发安全事故。

4、另外,偶发的身体不适,因各器官之间缺乏协调,会造成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下降,也可能无意违规,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无意违章的心理原因

1、认知不良。

由于对规程、设备、系统运行情况的理解、判断错误而导致的违章行为或违章操作,或是由于缺乏某些相关专业知识或缺乏经验而导致的违章行为或违章操作,而违章者主观上误以为符合规章。

2、过失。

由于疏忽、遗忘导致了违反规章或操作规程,是事实上的违章,但违章者本人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如忘记某个操作步骤,记错操作方向,忘记系安全带,维修工作结束后忘拆除临时装置等。

3、不良的性格特点。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行为方式。有的人性格行为反应迅速,精力充沛,但好逞强、爱发脾气、情绪波动大,相比之下,就易于发生事故。

三、有意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成因分析

1、违章者认为自己追求的是以最小代价得到最大的效果。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以违章有存在的基础。

2、违章者主观认为省时省力的作法。例如,不系安全带操作比系安全带操作更为方便、灵活。同样,不戴安全帽操作,也更方便、舒服;省去规程中规定的检查步骤节省时间;维修任务完成之后,不清点工具自然也省力省时。

3、违章并非一定导致事故。这些现象大家都习以为常,在没有受到指责或处理的情况下,违章者主观认为没有风险

4、除此之外,现有的规程和规章制度都存在缺陷,如有些规定制定之前没有充分征求操作人员的意见;有些不必检查的操作步骤也规定必须检查;一些安全设施存在缺陷,如有些安全帽过重、过硬,有些工作服过于笨重,有些维修现场没有挂安全带的固定挂钩,等等。这些都是违章者不愿遵守规程的客观原因。

四、对有意违章者认知和判断问题的分析

1、违章者的错误就在于把违章的风险和违章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等同起来。

2、违章者把个人需要与组织(企业)需要等价对待。

3、违章者衡量代价与效果的标准不对。

违章者认为自己追求的是以最小代价得到最大效果,但是违章者没有考虑,衡量代价与效果的标准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他人或集体的安危,也包括自己的安全。如果能以最小代价保证安全、高效,那当然是充分肯定的,如果因为个人方便而导致事故,那将是不能饶恕的。

4、违章者没有考虑违章操作的潜在风险。

5、违章者认为最便捷、省力的做法最佳。

上述主观认识和主观判断导致了有意违章者的错误行为,使有意违章不断发生,甚至重复发生。





标签:

相关内容推荐: